對於一個新手媽咪,吃飯這件事是在傷腦不過了呀
從爬行動物、扶牆站立、蹣跚學步時期,都跟吃離不開關係呀!
是吧是吧!
雖然我不是育兒專家,走著爬著也是幫助了許多媽咪完成這些路程,只是分享一點點小心得!
也謝謝你們願意看完囉!
我們家小朋友從1歲就開始自己吃飯了,我也是走了心路歷程了出來
想和大家分享這些小事,希望對你們能有一些幫助囉!
小奶娃從喝奶開始,4個月以上就要開始加入副食品的餵食啦
新手媽咪更是不知所措了吧~
這裡找到一張比較簡單的副食品階段表給你們參考唷!
*Photo by白丸子,如有侵權請告知下架*
很多人問我是泥派、粥派、blw ?
其實我沒有什麼派系耶><不過我想我自己是偏BLW派, 也不是派系狂人,我覺得只要適合自己寶寶的就可以了!
但是這個問題需要加以探討,對於學習餐具的也能有更好的銜接
BLW是什麼??
*圖片來源截取自網路*
就是 baby led weaning 就是由嬰兒主導斷奶吃飯的意思了。
讓寶寶自己拿起食物餵自己,按照寶寶的節奏,而不是家長控制孩子的食量。
自主進食其實是遵從人類發展的天性,能夠使用自然的方式鍛鍊手眼協調,促進手部精細動作發育
詳細討論可以看這裡什麼是BLW?讓嬰兒主導斷食的利與弊|親子天下 (parenting.com.tw)
但是回想起來,我自己在這一路上也是懵懵懂懂
開始在副食品時期,4M開始也是給十倍粥,這時就變成很認真做泥的媽媽,
到了6,7M開始,小朋友的泥也不太愛了
所以慢慢轉變成有顆粒的了。
大概在8-9個月時,寶寶吃飯的時候,我偶爾也是會直接丟偏硬,或是各種條狀食物的。
一定要遵守寶寶對食物的天性,我都會是蒸過後的食物提供、例如: 玉米荀、紅蘿葡、手抓麵條
至少在一歲前,我讓他可以去好好的享受這份食物,讓他可以自由的探索
8個多月的didi ,我偶爾會給手指食物或讓他用餐具學著吃,若家中條件(環境、家人也遵從您的理念)允許,媽媽是可以開掛的XD
有媽媽問?? 小孩沒有吃飽、或是只願意吃幾口怎麼辦??
我們給手指食物會選擇在一餐的時間裡面讓小朋友探索
1歲以前主要還是以奶為主,其他2餐的軟質食物粥為輔。
還是會以小朋友的營養及熱量的基本需求為主唷!
原來,讓小朋友成功拿起餐具,我是不經易只是遵做了上面這些,才逐漸讓他對餐具更有興趣。
重點是要讓他開心的對食物有興趣,而不是厭惡,覺得吃飯只是在交功課。
什麼時期開始用餐具?把握學習時間點
有的寶寶更早學習拿取餐具,約莫在10~11個月時,我們在吃飯的時候,didi會哼哼要求
拿我手上餵食他的餐具,想跟我搶(意識行為出現)
所以我就會準備(2隻的餵食)湯匙,一隻讓他玩,一隻我來餵。
就這樣他覺得好玩,同時共餐(模仿)我們吃飯(誇張)的模樣。
原來每次他想和我搶其實也是他想自己來試試的訊號
該用什麼餐具??
9M-1Y 一開始我是找這種短柄湯匙,小口好入,剛好符合小手的3指握姿
所以就能很容易就上手,美國品牌親友幫忙購入的AMMUL PP叉匙餐具。(長牙不多時這個好咬不傷牙齦
只要能快速上手的餐具就是好餐具囉!
1Y2M以上長牙後我開始給這種不鏽鋼的短柄餐具(轉換學習
牙齒咬咬才能適應硬的感覺,也不會咬壞餐具。
餐盤怎麼選?
我們家10M~1Y 的餐盤是選他AMMUL分隔餐盤 美國品牌親友購入
為了讓食物擺盤能一目了然,我選這種分隔餐盤,一點也不會太有壓力感,有些餐盤著重在一格的大容量,看起來壓力感過重,也是很影響食慾的。
每一格的ml數是有經過設計的,家長也能按照這類分隔擺盤,井然有序。
要有大力吸盤是首選,再來要選擇食品級矽膠材質,有SGS認證的,因為不合格的餐盤通常遇到油脂會適放致癌物質。
1Y4M以後我偏好喜歡這種雲朵餐盤,吸力強,也好外出攜帶
圖左
開始學會吃飯後其實傷腦筋才真正開始呢..... (心態怎麼調整)
Q1.從一歲以後總是吃沒幾口開始玩?
Q2.總是吃沒幾口就想站起來?
Q3.點心怎麼分配才不會影響到正餐?
Q4.只愛吃飯挑食?
Q5.什麼時候開始剪食物,長度, 大小怎麼掌控??
開始學會吃飯之後就像開了外掛,有時候也會試探媽媽了呢..
開始想要玩,不認真吃飯,媽媽們要建立好規距才能讓小朋友完整在餐桌上好好的吃飯呀!
A1 A2 調整好心態
一定要知道寶寶的心理需求及生理需求
剛學習吃飯的寶寶,以及一個任何事都好奇的寶寶
學習也並非1天2天
副食品階段時不要求一定要吃完,就算吃幾口也沒關係
1歲後開始喜歡玩...吃不到幾口就開始玩...
這都是很正常!
舉例...
寶寶弄髒、寶寶吃到一半站起來、寶寶玩食物
只要發生站起來,或玩食物
媽媽做法是確認寶寶態度是否還想吃,若不吃就收起餐盤,直到下一餐。
教你幾句常見的長輩說:
長輩說...不要坐餐椅,他坐不住
(坐久就坐的住了呀XD...讓他習慣就好了呀)
長輩說...他這樣有沒有吃飽,才吃沒幾口
(寶寶餓不著的,((手勢拍肉)) 沒吃飽到還養的肥嫰肥嫰的嗎XDD)
長輩說...我餵一餵比較快,不然弄的到處都是
(我們無法幫著一輩子呀,總要讓他學著自己來,寶寶吃飯我來打理就好了。)
怕髒
許多長輩都怕弄的到處都是,那就放個報紙或餐墊鋪在地板解決XD
有更多的長輩說可以留言提出來唷!!
4不
不要看電視
不要追著餵
不要因為用獎勵孩子吃飯,請讓孩子知道吃飯是他應該要做的。
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吃完,以及吃多少及吃什麼由孩子決定,不知站起來確認態度(不吃)餐盤就收!
A3.點心怎麼分配才不會影響到正餐?
正餐以外適當的點心(少量多餐 是可以的唷!
由於寶寶的胃是有彈性的,所以我們家會給正餐以外的點心
(水果,或手抓米餅都很可以的唷! 正餐前的1個小時盡量避開,太多的點心就會影響囉!
舉例: 我們家早上起來10點喝奶+早餐,午餐12:30吃午餐,下午2:30午休,4:00吃點心,6:00吃晚餐,像這樣子的規劃
*圖片來源營養師Couple食記*
A4. 挑食問題好苦惱 3個方法幫你解決
做法1.假設寶寶不喜歡吃菠菜,可是愛吃蛋,那麼就可以菠菜跟蛋液混合,做成蔬菜煎餅,寶寶也容易買單
做法2.稱讚寶寶, 看媽媽吃菜好好吃,寶寶你也吃看看~ didi吃菜呢,青菜可以幫助長高唷! (試試幫助寶寶形容菜是什麼味道呢? 也可以讓他敢於嘗試
做法3.試試將餐盤的擺飾少而精,多樣化擺盤,利用做法1的食材擺上可愛的餐盤,讓寶寶的眼睛也可以享受美味~
然後1Y10M
didi之前還是不太愛吃菜,剛好看到王宏哲老師的這段影片,也覺得對耶! 這樣少少的小孩比較容易吃完,而且還吵著要!
影片參考小孩不吃飯,一招!讓孩子把飯吃完
除了小朋友的活動量要增加之外,也可以利用mother's corn 這個分隔餐盤,對他來說,裝少少的,覺得吃飯1,2口就能解決,真的是好方法耶!
高度剛好符合不會掉出去的高度,而且是食物會自己往內凹進來的角度,也能適量的抓取分量,小到孩子覺得少少的壓力感不會太重,而且也覺得很快就吃完。
A5. 有媽咪問我小朋友還是愛吃軟質不愛塊狀怎麼辦?
食物大小分佈月齡參考,主要還是要依照小朋友的時機點喔!
有些孩子則是口腔過於敏感而影響吃飯這件事。
我們的臉、唇和口腔裡面分佈著大量的觸覺受器
當某些食物碰觸到臉唇和口腔時,大腦會解讀整理這樣的觸、味嗅覺,同時命令進行咀嚼吞嚥動作。
口腔觸覺敏感的孩童對於某些食物的觸感感受與大多人不同,會感到不舒服而不喜歡吃。
常見口腔觸覺敏感的孩子大多與副食品開始的時間太睌或是提供的種類材質太過侷限有關
天生就敏感的孩子,副食品也就吃的不好。每當孩子吃副食品時偶有作嘔或吐出情況,父母就放棄且持續力不夠,
乾脆又繼續喝奶就好,惡性循環之下,更少吃非流質食物,而造成口腔觸覺就更敏感,咀嚼吞嚥能力又更差,即是年紀增長仍是吃的不好。
口腔沒發展好,嚴重影響孩子生理及日常
常見口腔刺激不足的問題:
1. 固體食物吃不好,咀嚼能力較弱,體格瘦弱
2. 吃飯時常會含著食物,吃飯慢吞吞或直接硬吞下去不咀嚼
3. 會吞嚥,但會對硬或某些質感的食物種類排斥
4. 不喜歡刷牙或洗臉等盥洗碰觸活動
5. 對食物觸感味道改變不喜歡,因此對嘗試新的食物非常排斥
6. 過了長牙期還一直流口水,也容易有磨牙狀況
感覺統合口腔按摩
針對口腔敏感的孩童,往往也常見有觸覺敏感防禦狀況
因此盡可能先進行身體四肢的觸覺和觸覺刷按摩,再慢慢進行到最敏感的臉部和口腔按摩
2. 口腔專屬整合活動
請爸爸媽媽先將手清洗乾淨後,以手指來進行按摩即可
步驟一:由嘴角往耳垂下緣方向移動,點狀深壓方式來回3-5次
步驟二:由人中開始沿著嘴唇周圍繞圓,以點狀深壓慢慢移動3-5次
步驟三:輕拍全臉頰數次(坊間有些日系商品的瘦臉按摩小工具,也可以派上用場唷)
3. 透過小工具口腔刺激法
清洗手部後先以手指來進行按摩,等孩童能接受手指按摩後再以其他材質觸感來按摩,之後可以用指套牙刷等來按壓。
▶牙齦:由上門牙開始往臼齒方向移動,點狀深壓方式在慢慢移動到下排牙齦;另外也可以用螺旋狀原處畫圓方式來按壓。
▶臉頰內側:大拇指和食指一手在臉頰外,另一手在臉頰內,像三明治一樣夾住,臉頰由內往外滑動數次
▶舌頭:為預防被孩童咬傷手指,可以用滅菌消毒棉棒來按壓,若孩子相當抗拒,也可以先帶孩子的手進去口腔按摩,先習慣被碰觸後再說。點狀深壓舌面,一開始不要太深入造成嘔吐反應,接著由舌頭側邊推動舌頭,等待孩童舌頭自己反向推棉棒的力量出現,來回數次再換邊。之後可結合不同感覺刺激來按壓,如棉棒沾檸檬水等
口腔按摩注意事項
1. 請勿在飯後進行口腔按摩,飯前10分鐘前來進行較為適合,每日可進行2-3回
2. 口腔有傷口時或發燒時不要進行
3. 有特殊疾病孩童,如癲癇或自閉症等,要請專業人員指導後再進行
訓練口腔能力的小活動
1. 吸的活動:吸麵條;吸管吸有阻力的食物,例如吸蒸蛋、布丁等。
2. 吹的活動:吹泡泡;吹樂器;吹水彩畫;吹紙片或衛生紙;吹蠟燭等。
3. 舌頭動作:用舌頭做鬼臉;舌頭舔臉上果醬(一歲後可用蜂蜜);海苔放在口腔內不同地方要求用舌頭移動;用舌頭移動含著的冰塊或小水果丁。
4. 咬的動作:咬硬的水果、蒟蒻條或魷魚絲等。
我自己也幫助了好多家長餵食的問題,若您有更多問題也歡迎與我交流唷!
社團 : (2) 🌺婕mommy媽媽寶寶👶生活用品🛍️(母嬰/育兒/週邊團購) | Facebook
粉專 : https://www.facebook.com/宜蘭女兒台南媳與她的豬寶didi-112470993671667/